回到100多年前,那是一個沒有機械的年代。那時候去討生活的方法,卻不是去找一份工作,而是自行創業當農夫,務農為生。這是前人的經驗,告訴我們去找工作只是一時之選。那麼,我們是否應該跟以前的人一樣,投身去創建自己的事業嗎?當社會吹起「瘋創業」的氣氛時,我也應該參與其中嗎?
以下是由 Funders & Founders (新創事業推廣暨圖像訊息設計公司) 以投資家 Paul Graham 原文 <Why to Not Not Start a Startup> 整合的一系列觀點,用來審視你應否投身去創建自己的事業。
#1 太年輕?
新創公司的發起人年齡中位數為27歲。但這「27歲」所代表的不是生理上的年齡,而是心境。你會否在意與比你年長的員工交談嗎?如果你的投資者甚至共同發起人狠狠的批評你的點子太愚蠢,你會欣然接受?還是反駁他們呢?年少輕狂的人也許會有兩極的反應,而成熟的人反而會探究被批評的因由。要準備創業的人,必須具備全盤的思維。
#2 缺乏經驗?
一般而言,只有兩個方法來爭取經驗 – 去為他人工作或者為自己工作。為他人打工只可以賺取工作經驗,而非創業所需的經驗。若你希望獲得創業的經驗,就是自己嘗試去創業。
#3 決心不足
要處理好一個數學題,依靠的是好好把法則學好並懂得運用法則,而不是決心。而在新創的領域是無法則可遁;因為是「新」,你必須要有足夠決心去「創」造屬於你事業的法則。你有足夠的決心嗎?
#4 我是「新手」
若有人說他在某一個領域經驗豐富,那對新創事業很重要嗎?顧名思義,新創事業是以新的思維與模式去建立的。如果你是「沒有」經驗也沒有關係,因為這「新創」經驗就可能由你去建立。
#5 沒有夥伴?
創建新事業是一件耗竭精神與體力的事,就如我們經營自己的生命一樣。我們都嘗試在生命中尋找伴侶,共同渡過。創業又怎能沒有夥伴去分擔呢?
#6 沒有靈感?
在創業初期,沒有好的靈感與點子並不影響事業發展,只要把它們逐步改進,使其變得更好即行。因為大部份新創公司在發展期間也是不斷修改它們原本的想法。
#7 沒有創業的機遇?
有很多旁觀者批評,市場上有太多新創公司了,可以創業的機會都被人搶走。請你記住,我們的世界很大,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問題需要解決,而解決的方法就是新創事業的機遇。
#8 家庭壓力
大部份新創公司在營運初期都未能營造利潤,而這種生活未必適合需要同時負擔家庭生活的人士。除非,這門新創事業在起跑點已經擁有可獲利的產品或服務吧!
#9 我錢多!
既然創建新事業是一件耗竭精神與體力的事,而我又不缺錢,那麼,我何必要「受苦」呢?有這種想法是很正常的,但相信你仍然會對認識具創意的朋友,感到興奮,不如,你就支持這些朋友吧!
#10 害怕付出 (特別是你的時間)
新創的過程必需要付出你大部份的時間,彷彿失去自由。假如你覺得「自由」比一切都來得重要,奉勸你不要創業。(同時,你也不適當因為打工而喪失你珍而重之的自由。) 若你的新創事業成功,你會發現新的「自由」,例如為數以百萬的客戶提供服務。
#11 渴求指示
對某部份選擇打工的人,他們解釋為他人工作能夠得更清晰的指示與目標。如果你屬於這種性格,也奉勸你不要創業。
#12 對不確定性充滿恐懼
新創事業就是要走一段未知的道路,有著很多不確定的結果。如果你要創業,最好是經得起考驗,為最壞的情況作準備。
希望以上11項觀點,為你提供一些反思的機會。創業不創業,要好好的想清楚啊!
(原圖 (文) 出自:http://fundersandfounders.com/why-start-a-startup/)